2018年宁波美术馆第四期驻馆澳大利亚艺术家曾苑慈女士个展在宁波美术馆4号厅开幕


2024-04-25

12月12日,宁波美术馆驻馆艺术家作品展之“山水之间·浪石——曾苑慈作品展”在宁波美术馆开展,展出作品呈现的是澳大利亚艺术家曾苑慈在中国桂林期间,对于山水的实验性聆听以及深入探究中国水墨山水后对声音的视觉艺术实践。

  抽象主义艺术家康定斯基曾说:“绘画与音乐有鲜明的相似性。”他运用点线面和色块,如同音乐家用音符和节奏构造出梦幻般变化的空间,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曾苑慈,1986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现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哲学博士研究生在读。曾苑慈善于实验艺术,她的研究范畴拓展到将声音与聆听的探索作为一种绘画叙事的可能性。她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空间运用和观看方式颇感兴趣,所以专门挑选了水墨作品带给中国观众。

  曾苑慈告诉记者:“很多艺术家对山水的概念,往往是基于双脚直立的视角,而我探索如何利用聆听练习来打破这种常规,挑战传统的构成。用铅笔、水墨、声音和肢体运动,我探索在自然环境中通过视觉与声音现象形成感知的过程。我的绘画把种种感知元素汇集在一起进行检验,比如颜色的脉动、声音的形态。过去一年,我的研究进一步发展到通过在环境中的肢体运动,如行走、静坐、聆听,来检验感知。”

  宁波美术馆副馆长张维萍认为,曾苑慈在她的绘画里加入了一个时间的因素,因为只有在时间里,我们可以感受声音。那些旋转的笔触、深浅的笔墨,充满了空间的节律感。节律本身就是一种秩序性的体现,这种秩序性是人们对事物及变化的一种认知。在绘画中,这种认知可以利用色调的强弱、线条的粗细来表现,同时它传递着律动、延绵和委婉细腻的情感。

  因此,这次展览可以说是观念艺术的有趣呈现。根据专家的解读,观念艺术遵循艺术的自身逻辑,它关注艺术本体,强调艺术家的直觉和情感,注重艺术家的个性自由和独立创作;同时,艺术媒介也可被理解成较为宽泛的物品,只要能吸引艺术家兴趣的任何媒介,如物质材料、绘画工具、声音装置甚至身体本身,都可被视为艺术观念的延伸物。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2月19日。